两次春季暴雨过程天气形势与物理量场对比分析
使用常规天气图、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12 年5 月11 日和5 月21 日毕节2 次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场、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 次暴雨天气过程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其共同点是高纬度冷空气以短波槽形式频繁南下,提供了暴雨发生的环境背景条件; 低涡切变东移和辐合区的持续存在提供动力抬升的有利条件;西南急流和中低层强大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建立为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2 次暴雨的不同点是在暴雨发展过程中,低涡切变等影响系统的位置不太相同;两次过程均属于锋前暖区中对流性强降水。
春季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对比分析
胡永松 张普宇 罗京义 谢明 聂祥 吴劲松 李德章
贵州省毕节市气象局,贵州 毕节 5517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6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