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7.3.3~5”特大暴风雪(雨)极端天气事件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T213 物理量产品,结合分析FY-2C 水汽图像,对2007年3月3~5日辽宁省特大暴风雪(雨)极端天气事件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⑴这次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在前期北半球环流呈现高指数特征,全国大部分地区异常偏暖的背景下,暴雪(雨)伴随大风和剧烈降温天气.⑵江淮气旋是主要影响系统;高层正涡度平流及低层暖平流的共同作用是江淮气旋生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⑶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配置导致的强垂直上升运动是暴雪(雨)形成的动力机制.(4)江淮气旋生成在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和极锋急流之间,在从副热带急流出口区北侧移向极锋急流入口区南侧,低空西南风急流左侧移向左前方过程中强烈发展.(5)干侵入是气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特征.(6)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向暴雪(雨)区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暴雪(雨)发生在850hPaθse暖湿舌里,降水性质与850hPa 温度有直接关系.(7)剧烈降温发生在长波槽发展东移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地面形成强冷高压形势下;强烈发展的气旋以及与强冷高压之间的强气压梯度造成强风天气.
特大暴风雪 极端天气事件 气旋 诊断分析
高松影 孙连强 刘天伟 何宝财
辽宁省丹东气象台,118000 葫芦岛气象台,1250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