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象灾害与公共气象服务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城市化及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城市问题。城市特有的“狭管效应” “热岛”“湿岛”“干岛”“浑浊岛”“雨岛”效应以及城市气象灾害增加现象接踵而至。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中国城市气象灾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突出的季节性,种类多、频次高、影响大,损失严重。据估计,我国由于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整个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70%。由于城市经济和人口集中,估计这个比例还要更高。城市的发展加重了城市气象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根据有关预测,未来50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以上。所以城市气象灾害是城市灾害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质量仍然较低,特别是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落后于城市功能需要。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大多采用几十年前的防御气象自然灾害的强度标准设计。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气象自然灾害的分布格局和强度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其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与过去都不同。这就使城市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日趋严重,城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脆弱性暴露出来,也对这些原有的设计标准提出了新挑战。近些年来,城市遭遇严重气象灾害的事例,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各界对城市公共管理、防灾减灾的广泛关注。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日趋严重。气象灾害对于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日趋明显,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就城市发展带来了各种城市问题以及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城市气象灾害。如何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减轻气象灾害,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管理的方面进行阐述。
城市化 城市气象灾害 危害 防御 公共气象
王平 陈宇 李清平 张裕祎
南阳市气象局,河南 南阳 47300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