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冷空气强度对云南初夏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及其水汽特征分析

  本文对云南初夏两次不同冷空气强度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和水汽输送特征及来源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这两次强降水过程都是印缅槽与东亚冷槽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冷暖空气的强度有着明显差异,较强的冷空气可更利于冷暖空气交汇于云南地区。(2)近地层中尺度辐合线的发展与冷空气强度有关,较弱的冷空气使近地层中尺度辐合线有沿地势走向的特征;而较强的冷空气则使低层中尺度辐合线的发展演变只与冷暖空气的势力对比相关,与云南的地形特征相关不大。强降水落区与低层辐合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3)锋区强度分析揭示了这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冷空气运动状况,势力较弱的冷空气产生的锋区位置较低,基本沿地势渗透进入云南,局地性降水较强;而较强冷空气产生锋区的位置较高,降水区域多为沿锋区的连续雨带。(4)对这两次云南水汽输送分析表明,直接影响云南强降水的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并且在较强的冷暖空气交汇下,水汽辐合可存在于较高的气压层,从而产生较强降水。

强降水 冷空气 中尺度 水汽输送

董海萍 赵思雄 曾庆存

空军气象中心,北京 10084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环境中心,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