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诊断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 年8 月14-16 日冀中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水汽诊断,结果表明:暴雨过程是由副热带高压缓慢南压与西风小槽的共同作用而形成;降水强度的大小与850hPa 偏南急流与西南急流的加大、风向风速切变加大密切相关;两日暴雨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南海地区,强劲的偏南急流和西南急流将水汽送到降水区并与西风小槽自身携带弱水汽叠加而导致暴雨形成;两日在极端降水发生前,900hPa 高度上均有一水汽扰动出现,且湿层逐渐向低层传播,造成强降水形成,同时水汽压e 与饱和水汽压E 的汇合点高度随降水加大而降低;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表明,低层水汽辐合主要来自经向水汽的贡献;大气水汽收支,纬向水汽流入转为经向水汽流入时,意味着降水开始,水汽呈现净流出时,降水间歇或结束。
暴雨 水汽诊断 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收支
于雷 马翠平 王志超 徐明娥
保定市气象局,保定 071000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1 天津滨海新区气象局,天津 300457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13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