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带扰动引发的华南极端暴雨统计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本文统计1998 年至2012 年华南前汛期和10 月华南大暴雨个例,总结出“热带扰动引发的华南暴雨”的天气形势:低层表现为南海北部或北部湾一带有气旋性风向扰动,并伴随有低空急流和对流云团活动;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其它高值系统)和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产生。该类暴雨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强降水范围集中,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针对该类暴雨持续时间长和降水强度大两个特点,本文选取2009 年5 月23 日的粤西大暴雨过程对该类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其它个例佐证发现:西太副高(或其它高值系统)和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热带扰动引发的华南暴雨的正反馈机制:首先,热带气旋性风速扰动和副高(或其它高值系统)的相互作用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强两系统间的低层风速,有利于低空急流的形成和增强;在热带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下,低空急流上的风速辐合有利于触发和维持热带云团在相应区域形成和增强;热带云团的生成、组织和增强可以通过潜热作用反过来维持和增强低空急流;而低空急流的增强加大了水平风切变,有利于热带气旋性风速扰动的发展,从而增强热带扰动和副高(或其它高值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热带扰动引发的华南暴雨形成的正反馈机制,最终导致持续性强降水。这种正反馈机制在稳定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可以使热带扰动发展为热带气旋。通过常规、非常规资料的实况分析、诊断方法对直接导致该类极端降水的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地面偏北风和与热带扰动相伴随的偏南风辐合与低空急流区的水平风辐合叠加,在高湿和弱对流不稳定的背景下触发和维持了深对流,极端降水落区位于地面风速辐合中心和低空急流复合区。最后,本文根据降水机制提出了该类暴雨的概念模型、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方法。

气象学 极端降水 热带扰动 正反馈 低空急流

徐珺 毕宝贵 谌芸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5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