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4.12”森林灭火飞机增雨效果分析

  本文利用2011年4月17日在秦皇岛抚宁地区森林大火上空进行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所取得的云物理资料,结合适时天气、卫星、雷达等资料,分析了降水过程的天气背景条件、作业前后云中微物理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作业后云体明显发展,云滴含水量明显增大,云滴浓度约增长10~20%,云的中部冰晶浓度增加明显,云中降水粒子浓度增加.火场附近地区普遍降雨1~2 mm,对灭火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雨量的主要原因:一是西风槽系统弱,且偏北,使火区云带狭窄;二是前期相对湿度低,云层中含水量少,云滴最大含水量仅为0.9 g/m3;三是高层云和层积云之间存在干层,影响降水粒子的形成和发展.

森林灭火 人工增雨效果 飞机增雨

孙玉稳 孙霞 李宝东 黄梦宇 吴志会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石家庄

中文

1-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