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年代固沙区根系分布
2010年8月,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1964年、1981年和1990年建立的人工固沙区为对象,以流动沙丘和邻近的天然植被区为对照,利用根钻取样法研究了不同年代固沙植被区根系的3.O m剖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1 mm的活根、全部活根、<1 mm的死根和全部死根的重量密度和长度密度在不同样地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流沙、1990年、1981年、1964年固沙区和天然植被区全部活根重量密度分别为2.9±2.2、164.7±46.5、461.3±83.6、440.4±81.8 g·m-2和350.O±132.5 g·m-2,5个样地全部死根重量密度分别为4.9±2.8、58.7±16.8、390.9±57.9、492.5±252.2 g·m-2和214.4±29.9 g·m-2;根长密度也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单位土壤体积的根系重量密度和长度密度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植被区0~1.Om土壤层活根的累积重量密度和长度密度在全部活根中的比例均超过70.0%,其中以天然植被区最大,流沙区则不超过25%;死根也表现为相似的趋势,只是比例有所降低.根鞘占全部根系生物量的比例非常不稳定,流沙区的最大,为94.3%,而1981年植被区的只有0.5%,1964年、1990年固沙区和天然植被区分别为29.9%,70.3%和58.9%.
固沙植被 细根 活根 死根 分布
陈永乐 张志山 吴攀 回嵘 虎瑞 高艳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515-521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