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中兽医学史新探

  中兽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数千年来,中兽医学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兽医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与发展,不但为我国畜牧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影响于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兽医发展。中兽医学,起源于原始社会(远古至公元前22世纪)即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的时期,在奴隶社会(公元前22世纪至前475年)得到了初步发展,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通过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特点的学术体系和以针药疗法为主的丰富的病证防治技术。唐朝是中兽医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开展兽医教育和出版《司牧安骥集》为标志;中兽医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公元1840年至1949年)由于西方兽医学(常称西兽医、现代兽医)的渐入、政府的阻饶而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甚至陷入了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是中兽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1956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的颁布是二十世纪中兽医学发展的引擎,以致中兽医学在科研、教学、临床、学术组织、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10月以中兽医学为主在北京农学院成立了亚洲传统兽医学会,揭开了二十一世纪中兽医学发展的新纪元。

中兽医学 唐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

王成 谢慧胜 李群 王文娟 唐素君

四川省筠连县畜牧兽医局,四川筠连645250;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Ch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Inc.Florida,USA 32686 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与科技史系,北京100049 四川省筠连县畜牧兽医局,四川筠连645250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68-373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