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不同部位顶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为研究泡桐顶芽死亡与内源激素的关联性,本文以2a生毛白33泡桐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梢枝顶芽、上部侧枝、中部侧枝和下部侧枝的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如下:(1) 梢枝顶芽、中部侧枝顶芽及下部侧枝顶芽的变化一致,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降低趋势,而上部侧枝顶芽的变化趋势为降低-升高,在8月15 日至9月15 日期间不降反而升高.在5月15 日,顶芽的IAA 含量普遍较高,表明泡桐生长处于旺盛时期,5月15 日至7月15 日,各部位顶芽IAA 含量有所下降,尤其是7月15 日,IAA 含量为谷底,表明泡桐生长在此期间有所减缓;而后,IAA 含量又有所上升,表明泡桐在7、8月份又有一个生长小高峰;在9月15 日,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的IAA含量整体高于中部侧枝顶芽与下部侧枝顶芽,中部侧枝顶芽与下部侧枝顶芽的IAA 含量甚至接近于0,但总体看来,8月15 日至9月15 日多数顶芽IAA 含量呈下降趋势;(2) 中部侧枝顶芽GA3的含量变化在5、6月份比较剧烈,5月15 日最高,为250.52 ng?g-1?FW,之后急剧下降,在6月15 日降到17.22 ng?g-1?FW.5月15 日至9月15 日,梢枝顶芽、上部侧枝顶芽和下部侧枝顶芽含量差别较小,均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部侧枝顶芽GA3 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GA3 能拮抗ABA的合成,从而能抑制器官的衰老和脱落,但总体看来,泡桐不同部位顶芽GA3的含量不高,变化不大,未必能发挥延缓顶芽死亡的作用.(3)不同部位顶芽ABA 含量均是先升高,之后下降,最后在较低水平上趋于稳定状态.不同部位顶芽ABA 含量均在6月15 日达到一个峰值,其中梢枝顶芽含量最低,上部侧枝顶芽、中部侧枝顶芽、下部侧枝顶芽含量依次降低.(4)泡桐不同部位顶芽ZR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趋势.5月15 日测定时,中部侧枝顶芽和下部侧枝顶芽的ZR 含量几乎相等,之后开始变化,中部侧枝顶芽ZR 含量开始下降,而下部侧枝顶芽ZR 含量开始上升;6月15 日后,中部侧枝顶芽ZR 含量继续下降,直到7月15 日,之后有所回升;而下部侧枝顶芽的ZR 含量由上升转为下降,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9月15日,直至为0;梢枝顶芽和上部侧枝顶芽差别较大,5月15 日以后梢枝顶芽ZR 含量开始下降,而上部侧枝顶芽开始上升.梢枝顶芽的ZR 含量变化不大,上部侧枝顶芽的ZR 含量先急剧上升,7月15 日之后又急剧下降,最后趋近于0.不同部分ZR 含量变化规律不强,但8月15 日至9月15 日,顶芽ZR 含量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虽然中部侧枝顶芽有所上升,但可能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其下降趋势可能有所推迟,而上部侧枝顶芽与下部侧枝顶芽的ZR 含量在9月15 日已经趋于0.研究初次明了顶芽死亡与内源激素的关联性,为进一步探讨泡桐死亡机理奠定了基础.
泡桐 内源激素 酶联免疫 顶芽死亡
王艳梅 刘震 牛晓锋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6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