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柱法初探PCE专利技术在改良滨海盐土中的作用
盐碱地作为一种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在当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滨海盐土是我国盐渍土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其地下水位高、天然植被种类稀少,被视为“绿化禁区”.因此开发利用滨海盐土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滨海盐土改良绿化现状以及针对滨海盐土研究出的“PCE 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模拟土柱法同时对比大田小区试验初探“PCE 专利技术”在滨海盐土改良中的作用以及改良后效果.结果显示:“PCE 专利技术”中的沙孔在水分下渗速度和洗盐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模拟土柱中,有沙孔的滨海盐土在三次灌水之后其含盐量(平均值)从3.78%降低到0.63%;空白对照土柱的含盐量(平均值)由3.78%降低到1.48%,且水分下渗速度明显慢于有沙孔处理的土柱;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与土柱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肯定了“PCE 专利技术”中核心技术沙孔的重要性.
土柱 滨海盐土 改良利用 PCE专利技术
马晨 刘太祥 马履一 左海军 张博 刘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天津开发区海林园艺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8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