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浅海养殖生态压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自然控制因子,如河口位置、海水深度、底质条件、养殖面积、养殖品种等,在广泛征询专家、业内人士和当地渔民情况下,将广西北部湾主要浅海养殖海域分为22个养殖集中区.建立了包含三个层次的浅海养殖生态压力评价体系,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养殖传统和养殖现状指标通过现场调查后,使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定量数据,社会环境指标由沿海三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提供,水质、海洋生态、底质数据来自广西908专项调查提供的参数平面分布图,将平面分布图导人GIS软件,调整参考坐标系后,用插值法得到相关数据.气候条件来自当地统计资料.社会经济条件指标首先用李嘉图5分制标尺进行专家打分,然后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将数据定量化并纳入模型.自然生态因子指标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了计算.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22个浅海养殖集中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评价结果中,生态压力较高的浅海养殖区,如山口南面浅海养殖区、西村-营盘南面浅海养殖区、澫尾岛南侧浅海养殖区和涠洲岛周边都是传统的大面积贝类养殖区,评价结果准确度较高.评价结果指出了目前广西北部湾浅海养殖生态压力的分布情况,对于浅海养殖业规划和布局的调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浅海养殖业 灰色系统 生态压力 评价指标体系

何安尤 王大鹏 程胜龙 韩耀全 施军 吴伟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1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国内会议

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3-11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