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达氏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达氏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在全人工养殖条件下开展繁殖技术研究将有助于该物种保护和恢复.本研究选取人工驯养环境下的16尾成熟雌鱼和14尾成熟雄鱼,对其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不同人工养殖环境下,达氏鲟均能达到性成熟.经人工催产后,精子快速活动时间为100s,寿命为420s,卵径介于2.60-3.10mm,产卵量为6500-71500粒,但受精卵和孵化率较低,与野生种群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129-146h孵化,仔鱼大量孵出,鱼苗经11-13d后,卵黄吸收完全,能获取外源营养,发育正常.在本次人工繁殖操控的条件下,成功获得达氏鲟鱼苗约10000尾,可为以后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达氏鲟 人工繁殖 孵化率 生长发育

龚全 刘亚 杜军 赵刚 陈先均 李军 李强 李禾 凡磊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成都6117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成都611731;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成都,611900 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成都,611900

国内会议

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316-322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