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室颤与窒息法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复苏后PET心肌代谢的比较

目的:研究电击室颤与窒息不同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模型复苏后存活心肌的代谢特点.方法:32只五指山幼猪随机平均分成电击室颤组和窒息组,分别通过右心室电击诱导室颤和呼吸末堵塞气管插管方法制作不同的心脏骤停模型,在成功制作心脏骤停模型后8分钟行心肺复苏.计算复苏成功率以及观察24h生存状况,在基础状态以及复苏后4h,24h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测定左心室心肌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the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动态变化.结果:电击室颤组复苏成功率较窒息组复苏成功率高(100%vs50%,P<0.01);24h生存时间均值室颤组较窒息组长(22.63±0.95vs8.75±2.54h,P<0.01);复苏后4h,24h左心室心肌代谢SUVmax比较:复苏后4h室颤组较窒息组要高(1.9±0.3vs1.0±0.4,P<0.01),24h后室颤组SUVmax值上升恢复值明显高于窒息组(2.4±0.6vs1.2±0.5,P<0.01).结论:窒息导致心脏骤停复苏后心肌损伤致代谢降低较电击室颤严重;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复苏后心肌代谢降低在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心肺复苏 计算机断层显像 心肌代谢

吴彩军 李春盛 杨军 郭志军 殷勤 杭晨晨 张奕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杭州

中文

99-103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