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北太平洋柔鱼耳石微量元素研究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其微化学被广泛用于生活史重建、群体划分等渔业生态学的研究。本文根据中国鱿钓船2007年在西北太平洋生产期间采集的柔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分析了18枚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柔鱼耳石主要由55种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位元素分别为钙Ca、锶Sr、钠Na、磷P、钾K、硅Si、镁Mg、硼B、铁Fe和钡Ba。方差分析表明(the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不同性别间Ca、Sr、Na、K、Mg、Fe、Ba的组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P、Si和B差异性明显;不同孵化时间,Sr和Na的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Ca、P、K、Si、Mg、B、Fe和Ba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耳石部位,Ca、Sr、Na、P、Mg和B的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Fe、B和Si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Sr和Na比较适合用于研究柔鱼的群体划分、洄游史等渔业生态学。

柔鱼耳石 微量元素 有效组分 分布规律

陆化杰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

国内会议

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3年浙江省渔业科技论坛

浙江舟山

中文

1-8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