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及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需要统筹规划。国务院将旅游产业列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指出旅游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其符合国家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无疑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四川省秦巴山区连拼扶贫开发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开发可由政府牵头规划,统筹旅游产业的规划和区城合作;注重景区和社区的融合,实现基于社区区域的旅游开发和管理;引入企业共同开发旅游产业,实现发展和管理的灵活创新;扶贫要视作一个复杂系统工,突出重点,分期、分批投入资源。
旅游产业 扶贫工作 开发模式
陈启胜 肖雄辉 任佩瑜
四川大学商学院 四川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30-331
2013-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