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程间歇腰穿放液治疗高颅压型硬膜下积液二例及体会

本科使用长程间歇腰穿放液方法治疗二例高颅压型硬膜下积液.其中一例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后再行腰穿. 腰穿放液,能够争取时间,让自愈因素继续发挥作用,最终可能使硬膜下积液稳定或消退.腰穿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可能机制:1.改变了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积聚液体的量与成分.2.如果存在瘘口,则影响了瘘口内外的压力状态. 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患者有手术指征但没有手术条件或拒绝手术时,部分情况下可酌情慎重考虑此方法.此方法操作注意:术前使用甘露醇及速尿.缓慢引流,每次放液都间歇一段时间,全程时间长.可以椎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若发生脑疝,立即相应处理. 是否形成脑疝,其关键在于颅腔与椎管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是否不断加大,其关键在于压力差加大的速度与脑脊液进入椎管内的速度.长程间歇放液,就能给予足够的时间,使脑脊液不断地重新分布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使每一次放液所产生的压力差得以减小或消失,不致累积加大而造成脑疝. 颅脑伤患者影像学发现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增宽,尽量避免使用脱水剂,尤其是老年患者.早期积极的腰穿治疗有可能延缓或遏制积液的形成与发展.长程间歇腰穿可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积极治疗与安全.硬膜下积液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时,尽早放液,也许能打断其进程.若待积液包膜形成,可能放液就不起作用了,只能手术治疗.

高颅压型硬膜下积液 间歇腰穿放液治疗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徐舒 姚澄 许辉 周祺 刘盛屹 赵卫忠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年会暨第二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7-30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