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外科颅内出血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为神经外科临床更有效的防治颅内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颅脑创伤科2011年3月~12月间151例颅内出血患者的住院病例;制定本临床观察的内容,根据内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研究收集有效病例151例,其中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为107例,发生率为70.86%.分析结果表明:①颅内出血后上消化道病变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男女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出血组男女之间比较,女性发生率较男性发生率高(P<0.01);②年龄段位于31~50岁之间的患者颅内出血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P<0.01).③入院时GCS评分越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其中GCS为3~7分组及8~11分组较12~15分组发生率明显高(P<0.01).④出血部位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中,基底节区的脑出血、额颞叶出血同时并发挫裂伤以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明显高(P<0.05).⑤血肿量越大(超过40ml)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P<0.01).⑥颅脑外伤、高血压性脑出血等不论什么出血原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⑦急诊手术后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择期手术和保守治疗组高(P<0.01).结论:颅内出血后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的确定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段位于31~50岁之间;入院后后GCS<11分;出血位于基底节区;血肿量超过40ml;急诊手术.不确定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出血原因.

颅内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任海军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年会暨第二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9-125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