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气溶胶的跨亚欧大陆传输对东亚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AM3.0对2002-2003年全球沙尘气溶胶的排放及传输进行了模拟,并且将模拟结果与其他模式结果进行对比,表明CAM3.0对全球沙尘气溶胶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北半球四大主要沙漠源区的沙尘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在春季达到最大值,但是最小值的出现各有不同,北非和阿拉伯都是秋季达到最小,中亚夏季最小,东亚则是冬季最小.通过排除东亚沙漠的敏感性模拟试验来研究外源沙尘气溶胶的跨亚欧大陆传输对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贡献,研究表明东亚各个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外源贡献率存在季节变化,沙漠源区沙尘地表浓度的外源贡献率是秋季最小(5%),冬季最大(30%),春季和秋季相当为20%左右;青藏高原在春季和冬季70%-80%左右的沙尘来自外部沙漠源区,而在夏季和秋季则只有40%-50%;柱浓度与地表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柱浓度的外源贡献率更大.外源对东亚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层上的贡献各有不同,同一地区外源贡献率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对东亚大气环境总体而言,青藏高原的外源贡献率最大,而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外源贡献率最小,中国南方地区和日韩及相邻的西太平洋地区基本相当.
大气污染 沙尘气溶胶 气候特征 模拟分析
刘建慧 赵天良 刘煜 韩永翔 熊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甘肃武威
中文
269-274
2013-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