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交替之际的制度变迁--以朝觐考察制度为例
朝觐考察,是明代、清初实行的对地方文官定期考察的制度,始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迄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历时308年.三年朝觐,从中国古代的述职制度演变而来.朝觐之期,考察属官政绩,是明清君主对官员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明清时期朝觐考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包括:朝觐考察在明代的基本规制;清初对朝觐考察的调整;朝觐考察的中止;清代外官”大计”制度的确立.本文认为,明清交替之际的制度变迁,既有外力的干预,也是制度本身发展所致。清代制度对明制的发展,更多的在于制度的粘简化、提高实效性等方而,同时君主在制度运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被充分关注的。
明清时期 述职制度 行政管理 历史演变
常越男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9-287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