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堤的设计问题--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理论研究与设计方法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堤建设,主要面临稳定性和变形两方面的问题,地基处理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加筋土技术角度讲,软土地基上的加筋堤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仅在堤底垫层内设置水平加筋,可提高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另一类是桩承式加筋路堤,不仅提高路堤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控制路基的沉降.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论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对比分析现行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型监测和数值分析,人们对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的土拱效应和加筋薄膜效应,以及路堤荷载传递机制已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各种土拱模型理论指导下形成多种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而且因为性能可靠和节省费用,这种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软土地基上铁路和公路路基工程建设中.但目前对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土拱形态和成拱条件认识不一致,重复荷载下桩-筋材-土相互作用对土拱效应演变规律影响缺乏定量研究,现行设计方法对路堤沉降控制仍显不足.这些问题都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期望本文的工作能为桩承式加筋路堤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桩承式加筋路堤 结构设计 土拱效应 软土地基
徐超 汪益敏
同济大学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广东省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49-17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