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帕金森病患者经颅黑质超声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经颅黑质超声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并完成经颅黑质超声检测的PD患者122例,正常对照者46例,测量中脑面积、黑质回声面积及强度;根据黑质回声强度,将图像结果分为5级,Ⅰ、Ⅱ级视为正常,≥Ⅲ级视为异常;对PD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采用PD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Hoehn-Yahr(H-Y)分期评估运动症状;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疲劳量表(FS-14)、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及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RLSRS)评估非运动症状;同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评估生活质量,并与黑质超声的级别及强回声面积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黑质强回声与PD患者性别、年龄、起病年龄有关;回声分级越高,强回声面积/中脑面积比值越大;且在临床症状显著侧的对侧黑质强回声面积增大出现的频率更高;黑质强回声与H-Y分期有关,还与认知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非运动症状相关。

帕金森病 超声诊断 临床应用 生活质量

曹辰杰 左丽君 余舒扬 扈杨 陈泽颉 王方 张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82-183

201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