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33家医院三类场所烟草烟雾暴露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33家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区和手术室等候区的烟草烟雾暴露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观测96个监测点的控烟环境、吸烟现象,并使用国际上通用的Side Pak AM510个人型气溶胶监测仪对各监测点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进行监测.结果:80个监测点观察到禁烟标识,31家医院有2个以上的监测点张贴禁烟标识;12家医院观察到吸烟现象;7.1%的城区监测点和37.5%的郊区监测点观察到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个室内监测点中,30个(31.3%)监测点的PM2.5浓度高于40 ug/m3.63个(65.6%)室内外PM2.5浓度比(I/O)大于1.门诊大厅、候诊区和手术室等候区观察到吸烟现象的比例分别为18.2% (6/33)、6.1% (2/33)和36.7% (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场所中,手术室等侯区PM2.5浓度>65 ug/m3的比例最高.结论:北京市大部分医院仍存在烟草烟雾污染的问题,其中以手术室等候区最为严重.为了保护就诊者及医务工作者免受烟草烟雾危害,需要院方进一步加大控烟工作的力度,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 卫生场所 吸烟行为 控烟干预 禁烟效果
曹远 李玉青 陈艳 韩梅 刘秀荣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北京10001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1-123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