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康东藏区宗教信仰变迁--对四川康定县鱼通地区八卦会的田野调查
鱼通藏族主要分布在川西大渡河畔的康定县鱼通区,包括康定县的姑咱镇、前溪乡和麦崩乡。鱼通人作为“藏彝走廊”大渡河上游的一个古老族群,位于民族走廊的多族群社会文化交汇带上,既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也吸收了周边诸多文化。每年在鱼通区前溪乡境内雄居寺举办的八卦会,充分体现了走廊地带多元文化接触的特点。鱼通所称的八卦,从形制、制作流程上和最后的分发过程,属于藏传佛教寺院的沙绘坛城。将坛城称为八卦,既有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因素,汉地九宫八卦等观念很早就对藏地文化的诸方面产生过影响,因而孔子成了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的化身,孔子成了鱼通公嘛的祖神。鱼通地区八卦会的得名、发展历程,以及仪式过程,八卦会体现了汉到卫藏、卫藏到康东部、康东文化到汉的文化接触、影响和交融过程,体现了汉、卫藏与康区之间复杂和多向的文化交流关系,这也是民族走廊地带多元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的缩影。同时,当地人又将地方生态、文化有机地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结合起来,八卦会起到了连接该地的过去与现在,协调村落秩序、连接我群与他群文化的特殊作用。鱼通地区的八卦会,对于理解他们的文化系统,进而理解康区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于深刻理解藏文化自身的多元性质,都有重要意义。
藏区宗教 信仰变迁 多元文化 八卦会
郭建勋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2-220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