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管制、盈余管理与IPO融资超募--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从应计利润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操控手段来衡量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且用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三种方式来衡量真实活动操控程度.以沪深A股2006-2010年期间的552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发行公司出现的普遍融资超募现象、以及超募率的差异是否是由于在IPO前进行了不同手段、不同程度的盈余操控,盈余操控是否起到了推动融资超募的作用,发行公司是通过何种手段的盈余操控来进行盈余管理.盈余操控程度与融资超募比率正相关,在IPO前发行公司不仅进行了应计利润操控,而且也进行了销售操控.考虑到发行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很可能影响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进一步区分了管制性与非管制性行业.发现当发行公司处于管制性行业时,其盈余操控被发现的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选择更为隐蔽的销售操控、生产操控手段;而当发行公司处于非管制性行业时,应计利润盈余操控与融资超募率显著正相关,真实活动盈余的三种操控手段与融资超募率均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说明非管制性行业受各方的监控较弱,其盈余操控被发现的风险较低,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应计利润盈余操控手段.
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 行业管制 盈余管理 新股发行
郭金凤 田文萍 白银卉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财务学年会
南宁
中文
266-281
2012-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