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和并购环境下的资本成本定价模型与应用--基于1989-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行业资本成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价格失灵导致了当前主流估值理论的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无活跃市价下的并购活动也需要从企业内部特征来分析其动因、价值估计及战略决策.本文广泛借鉴国内外关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企业价值和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成果,以杠杆原理和修正的MM理论为基础,揭示了企业风险的本质是企业”每一单位收益所分担的单位组织成本”,通过”提高单位收益、减少单位组织成本”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构建出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的杠杠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证部分,理论部分构建了以杠杆系数为基础的折现率量化模型,并将其进一步拓展成杠杆价值模型(LPM),该模型可计算出企业负价值和最佳资本结构,描述经营信息和决策行为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因素和动态过程,对短期投机行为进行识别和防范.实证部分通过对1989-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计算出14个行业资本成本,指出中国存在高科技产业资本成本较高、垄断型行业资产成本偏低的不平衡现象,政府应通过调节行业资本成本进一步降低干预和破除垄断,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扶植高科技产业发展,指出在金融危机和并购环境下优质企业的特征及其做出的战略选择.
上市公司 资本管理 成本定价模型 并购环境 金融危机
赵序海 曾富全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财务学年会
南宁
中文
496-528
2012-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