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口腔红酵母属的分离鉴定、携带状况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病初诊患者唾液真菌培养标本中红酵母属的检出率、病原学及分离人群特征,探讨其在口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医黏膜科唾液真菌培养阳性病例,分析红酵母菌的检出状况.30株菌落数>200CFU/ml的红酵母菌经API 20CAUX系统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测序鉴定到种,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分离人群的临床特征.结果:2010年和2011年红酵母属的检出率(占全年唾液培养阳性标本的百分比)分别为2.5%(78/3113)和2.9%(82/2823);30株红酵母菌中2株为黏红酵母菌,28株为胶红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抑制90%受试菌时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氟康唑>128mg/L;伊曲康唑>4mg/L;伏立康唑=4mg/L.携带红酵母属的病例以口于”30%(9/30)”和高血糖患者”30%(9/30)”居多.结论:红酵母属可分离自口腔黏膜病患者唾液,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差,其携带可能与口腔及全身状况相关.

口腔黏膜病 红酵母属 病理机制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何淳 齐小梅 李晓新 付静雅 华红 闫志敏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检验科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医黏膜科

国内会议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108-112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