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本课题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小鼠蜕膜组织中蛋白质表达情况及寿胎丸对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寿胎丸安胎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将50只雌性CBA/J小鼠分别与20只雄性DBA/2和5只雄性BALB/C小鼠按2:1合笼交配,检到阴栓者计为妊娠第0d,分别建立反复自然流产模型40只与正常妊娠模型10只。CBA/J×BALB/c孕鼠作为正常妊娠组(10只),CBA/J×DBA/2孕鼠作为反复自然流产模型(40只)。按妊娠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寿胎丸低剂量组(10只,3g·kg·d)、寿胎丸中剂量组(10只,6 g·kg·d)、寿胎丸高剂量组(10只,12g·kg·d)。自妊娠第1d开始灌胃,正常妊娠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另3组给予寿胎丸混悬液灌胃,直至孕14d。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检测到每组蜕膜组织蛋白点约为800个,匹配率为83%。对30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候选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在这些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中,其功能主要涉及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袭、蜕膜组织血管的重建及蜕膜细胞的凋亡等,它们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复发性流产 寿胎丸 蛋白质表达 疗效评价

雷磊 李慧芳 谭展望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20208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西安

中文

281-28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