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消痞方对肝郁脾虚型FD大鼠血清及胃窦组织中NT、SP含量的影响
本文结合动物实验,通过探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了解胃痛消痞方对血清、胃窦中NT,SP含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其对治疗FD的机制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NT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SP含量降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相比胃窦及十二指肠部NT阳性免疫产物增多,SP阳性免疫产物明显减少,说明NT升高、SP降低均可能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经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NT含量均明显降低,SP含量明显升高,可证明血清、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中NT含量的增高和SP含量的降低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神经降压素及P物质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胃痛消痞方 药理活性
吴艳慧 于文靖 陈苏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科,沈阳 110004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55-157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