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历史电影:“当代人”的时代创造是否可能?--以“林则徐”电影为中心

本文以”林则徐”电影为经典个案,解析《万世流芳》(1943)、《林则徐》(1959)和《鸦片战争》(1997)纷繁各异的面貌,探讨它们得以创造的深层原因及背后的电影生态,挖掘电影前辈面对困境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通俗文化和历史电影艺术变迁的某种趋势,并提出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义上的”当代人”(the Contemporary)立场作为评述”历史电影”的一个可能的路径.

历史电影 人物形象 通俗文化 艺术变迁

薛峰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文学系

国内会议

”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高峰论坛

杭州

中文

215-215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