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感知的测度: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民生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众生活福祉的重大问题.如何准确了解民生现状,测度民众对民生问题的主观感知,为统计学、社会学等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本文以民生感知为研究对象,从生活状态、生活环境、居民素质和公共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全新的民生感知研究体系.其中,以生活状态要素研究居民生活的核心内容,以生活环境要素考察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外围环境,以居民素质要素考察居民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准备,以公共服务要素来研究政府等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对服务的评价和期望.在指标选取上考虑现状水平、居民评价与居民的预期三方面因素的结合,构成完整的民生感知系统.民生感知指标体系的设计,实际上是给出了将民生感知问题变得可操作的一个可测集.本文按照Zadeh(1965)提出的方法定义模糊隶属函数,考虑到各个维度及其内部具体指标的影响程度(即权数)的确定方法多种多样,选用了两种代表性方法:多维测度和Fuzzy AHP.基于调查数据,本文对当前民众的民生感知状况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和分析.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就受访者对四个维度的反映来看,北京市居民对居民素质维度的满意度最高,而对生活环境维度的满意度最低,将四个维度综合之后的民生感知情况是正向且趋于满意的,但是满意度并不高.
居民生活 主观幸福感 评价指标 数值分析
刘扬 刘泽琴 赵春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6-325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