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还是”反技艺”--来自于弗兰兹·齐泽克的启示

本文针对有没有可能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完全放弃对“美术技艺”的传承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对于当代美术教育领域中那些或显或隐并时有蔓延兴盛之势的“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存在的解释则可能有二:其一是,在对于什么是“美术技艺”的理解上,出现了一种狭隘的偏执,认为所谓的“美术技艺”便是立足于传统的“精致艺术”而有关于艺术创作、美学、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的技艺。其二则是,如果在某种所谓的美术教育活动或方式中的确不再包括有美术技艺的传授与掌握,它仍然有可能会是一种很好、很有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教育活动或教育方式所坚持的亦绝非彻底的“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立场,也不应该再被冠之以“美术”的名目,因为它往往只是反对和取消了对美术技艺的传承而代之以对某种或某几种非美术技艺的传承罢了,就其实质而论,这不过是一种“伪美术教育”。最后提出,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应始终能够以一种开放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来思考和对待何谓“美术技艺”的问题,那么有关于美术技艺的传承将不仅曾经是,而且现在是并且将来仍然会是建构人们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前提与先行条件。
美术教育 文化传承 价值取向
冯晓阳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7-119
2008-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