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治疗青壮年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治疗青壮年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医院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或不联合钽棒植入治疗的52例(60髋)青壮年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ARCO分期:Ⅱb期17髋、Ⅱc期18髋、Ⅲa期15髋、Ⅲb期10髋,随访个月26-59(39.7±3.8)个月。单纯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治疗28例(30髋),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钽棒植入治疗24例(30髋).结果:对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的VAS评分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钽棒骨瓣组均优于单纯骨瓣组且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步态分析结果表明,骨瓣钽棒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的步长、步调、步频均有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患者的步态会逐渐趋于正常。结论:针对青壮年不同程度的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术临床功能评价成功率高,是保头治疗的有效方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带旋股外侧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术 钽棒植入术 疗效评价

田丰德 赵德伟 安宁 黄诗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

大连

中文

109-116

2013-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