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变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

目的:应用应变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并探讨颈动脉斑块的运动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50例患者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检查,观察脑梗死组与非梗死组间的斑块应变及运动特点,比较两组间近心端肩峰、项部、远心端肩峰的轴向速度、横向速度、相对速度、应变、轴向位移、横向位移的最大值间有无差异,另观察梗死组及非梗死组个位置的斑块应变及运动情况,比较各点间的运动及应变有无差异.选取10例进行颈部高分辨核磁共振检查,其中TOSAT1型脑梗死患者6例,非梗死组患者4例,观察其成像特点,其观察不同特点斑块的应变成像表现.结果:应变成像检查可反应斑块的运动情况及应变特点,脑梗死组较非梗死组斑块各个位置的轴向速度、横向速度、相对速度、应变、轴向位移、横向位移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斑块近心端肩峰运动较远心端肩峰在横向移动速度和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部应变较肩峰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成像10例行MRI检查显示,6例脑梗死组患者中,1例为溃疡斑块,2例为粥样硬化斑块伴斑块内出血,3例为粥样硬化斑块伴有明显脂质核心;4例非梗死组患者为纤维性斑块伴有完整纤维帽。结论:应变成像可以评估斑块的易损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应变及运动较明显,易损性高,尤其是近心端肩峰处横向运动明显。其评价结果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颈动脉斑块 运动特性 应变成像 临床应用

程令刚 何文 张红霞 王立淑 李晨 李肖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100050

国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超声科学系第一届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12-112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