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次灌注法超声造影观察兔VX2微小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声学造影剂经外周静脉进行超声造影,研究直径<10.0 mm的兔肝VX2微小肝癌在不同造影方法前后的检出率.方法:30只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分别经外周静脉采用单次和双次灌注法注射造影剂,二维超声扫查肝脏及肿瘤灶,选取肿瘤最大切面进入超声造影模式,采用低机械指数状态(MI 0.12),调节合适参数(深度、聚焦、总增益等)并保持不变,实时不间断观察病灶的灌注及回声强度变化,于动脉相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动物肝大体病理切面对照,观察30只新西兰兔中微小病灶的数量,超声造影单次灌注及双次灌注检出的病灶数量,3.0~5.0 mm病灶的检出率,5.0~10.0 mm病灶的检出率。结果:30只动物肝脏大体病理检查共检出41个微小肿瘤(其中3.0~5.0mm病灶15个,5.0~10.0。病灶26个)。其中单次灌注法共检出病灶数量为34个,检出3.0~5.0 mm病灶7个,检出5.0~10.0 mn;病灶25个;双次灌注法共检出病灶数量为39个,双次灌注法检出3.0~5.0 mm病灶13个,检出5.0~10.0。病灶26个。单次和双次造影法检出微小肿瘤情况:二者对3.0~5.0 mm病灶检出具有明显差异(P<0.05),二者对5.0~10.0 mm病灶的检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次增强造影法显著提高了微小肝癌(尤其是直径<5mm病灶)的检出率。
肝癌 声学造影剂 外周静脉 临床应用 动物模型
董晓宇 李志艳 冯卉 刘阳 冯松 赵红伟 刘庆
解放军第302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超声科 10003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4-115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