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间质性肺炎肌损害的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对间质性肺炎肌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8月—12月,10例以间质性肺炎住院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5-65岁.临床表现除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均有发热、四肢尤其是下肢疼痛.间质性肺炎诊断采用现有国际通用标准.超声采用日本Aloka a1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3MHz.采用直接检查法即将探头直接置于股四头肌、腓肠肌或者三角肌等部位.首先观察二维超声表现,包括两侧肌纤维回声增强或者减低,纤维连续性有无中断、肌肉厚度有无变化等等,并注意与正常人相对比;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有无异常,与正常人相对比.最后,超声引导下肌肉组织(股四头肌或者三角肌)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肌肉组织回声增强,结构紊乱,纤维连续尚好,肌肉组织变薄。CDFI:血流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横纹肌组织肌束内见肌纤维萎缩,炎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8例诊断为肌炎。2例活检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结论:超声有助于探讨间质性肺炎导致的肌肉损害原理并可进一步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超声可以发现间质性肺炎导致的肌肉损害,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能够明确诊断。

间质性肺炎 肌肉损害 超声影像学 临床应用

郭瑞君 梁晓宁 于泽兴 张颖 李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超声医学科

国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超声科学系第一届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17-118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