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以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超声造影和或多层螺旋CT疗效评价为标准,比较分析即刻超声造影与术后7天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肝肿瘤患者124例157个病灶为观察对象.全部病灶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15个病灶,肝脏转移瘤142个病灶.分别于射频消融术后5-10分钟、7天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门静脉期测量坏死病灶(无血流灌注区)最大直径. 全部数据测量均由两位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测得.以术后3个月超声造影和或多层螺旋CT测量坏死病灶直径为标准,比较即刻超声造影与术后7天超声造影测量坏死病灶的准确性.结果:坏死区平均直径:即刻超声27±7mm,术后7天超声造影32±5mm。即刻超声造影测得的坏死区平均直径明显小于术后7天超声造影结果(P<0.01).敏感性(95%的置信区间)即刻超声造影32%(15-52%),术后7天超声造影36%(23-50%)。特异性(95%的置信区间)即刻超声造影93%(86-99%),术后7天超声造影94%(93-98%)。结论:即刻超声造影难以准确评价坏死区的大小,建议应用七天后造影评价射频消融疗效较好。
肝肿瘤 射频消融 疗效评价 即刻超声造影 临床应用
韩雪 程文 张丹丹 郭丹阳 孙一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8-118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