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犬脑微波消融术后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犬脑消融术后消融灶及临近脑组织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情况;初步研究脑微波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雌4只、雄6只。使用3%戊巴比妥钠按lml/kg体重进行肌注麻醉,充分暴露颅骨,于双侧颅骨额部、顶部及枕部分别钻直径约4mm骨窗各一。结果:10只家犬均顺利完成消融术前、后神经电生理的监测:10只家犬消融术前额叶、顶叶及枕叶神经电生理波形均主要呈睡眠状态的θ波,波幅在30~90μv之间;消融术后各测量位点的神经电生理波形、波幅出现明显差异:消融灶及消融灶边缘电生理波基本呈直线型:其余位点波形仍均以θ波为主,距消融灶2mm处脑电波幅度减低,波幅在10~30μv之间;距消融灶3mm处及额叶、顶叶处波幅基本同消融前相近,波幅在 30~90μv之间。结论:消融灶区域的脑神经元神经电生理活动消失,即微波消融可以实现靶目标脑组织的失功能性毁损,且靶目标周围脑组织损伤范围较小、程度较轻;微波消融术可望成为治疗部分脑肿瘤及其他病变的新的治疗方法。

脑组织 微波消融术 神经电生理 动物模型

黄文燕 何文 王立淑 李慧展 程令刚 杜丽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100050

国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超声科学系第一届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130-131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