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对某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改善生活方式加药物治疗,通过诊室血压并参考自测血压了解血压达标情况。随访结果:9例未达标患者诊室最高SBP190mmHg,平均163.3t±13.3mmHg,ABPM最高SBP185mmHg,平均156.2±13.32mmHg。均为非勺型血压,夜间平均SBP对比日间平均SBP下降幅度<10%,且伴有“晨峰”现象,出现时间在6:30-10:30之间。调整治疗后对9例患者随访1-6个月,诊室及自测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从65%提高到85%),晨峰血压较前平均下降8±2mmHg,夜间平均SBP对比日间平均SBP下降幅度>10%。1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与诊所血压相比,24h动态血压平均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更密切。
高血压 老年患者 动态血压 临床应用
张磊 吴红卫 彭朝明 田鹏 李书武 胡丹 兰敏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3-234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