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进行序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离后的过渡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胎龄小于35周,需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共67例,在符合拔管指征时,随机分组为SNIPPV组33例及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3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拔管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SNIPPV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氧疗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IPPV作为拔管后的过渡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RDS比NCPAP模式更有优势,可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除后的优先选择。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法 临床疗效
崔蕴璞 童笑梅 汤亚南 韩彤妍 常艳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北京 100191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69-169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