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体位针刺伏兔穴产生针感强度与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体位(仰卧位和正跪坐位)针刺伏兔穴,所产生的针感强度和循经感传现象的异同,为临床针刺伏兔穴取得更好的针感及感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方法,选取30名年龄在18~25岁间的健康受试者进行双侧伏兔穴针刺:仰卧位针刺右侧伏兔穴,正跪坐位针刺左侧伏兔穴,均采用爪切进针法,直刺1.5寸,得气后行搓针守气1分钟,小幅度提插1分钟(提插范围在1mm以内)。针刺结束后嘱受试者配合记录针感强度及循经感传长度、宽度。结果:共30名受试者入选本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试验后记录数据,30名受试者中:有27名受试者的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针感强度强于仰卧位针刺所产生的针感强度,占总受试者人数的90%;有17名受试者的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循经感传长度大于仰卧位针刺所产生的循经感传长度,占总受试者人数的56.7%;有20名受试者的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循经感传宽度大于仰卧位针刺所产生的循经感传宽度,占总受试者人数的66.7%。结论:在两种体位针刺伏兔穴时,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针感强度大于仰卧位.在循经感传方面发现,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感传宽度大于仰卧位;但在一定感传长度范围内,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感传长度大于仰卧位,超过一定感传长度范围后,正跪坐位针刺所产生的感传长度却小于仰卧位。而观察两种不同体位(仰卧位和正跪坐位)针刺伏兔穴,所产生的针感强度和循经感传现象的异同得知,正跪坐位可以为临床针刺伏兔穴取得更好的针感及感传提供参考。

针刺疗法 伏兔穴 针感强度 循经感传

陈香竹 冯跃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四川西昌

中文

47-51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