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针灸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概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分为快速性(如心动过速和早搏等)和缓慢性(如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有可能造成新的心律失常,平均发生率在13%左右,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并有抑制心肌收缩等副作用,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确切疗效,且兼备简便、成本低、副作用小等优势。本文分析了近20年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情况,从取穴、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心律失常 针灸疗法 辨证取穴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杜曜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四川西昌
中文
345-346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