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mlfar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除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一系列异常的神经心理症状和精神行为,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AD)后的第二大痴呆疾病。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治疗可能具有一定可逆性,但VD发病机制不明,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探索VD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以便寻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有效措施已刻不容缓。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可从多方面、多途径起作用,对改善脑血流量、抗自由基损伤、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均有较好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 针灸疗法 发病机制 疗效评价

李松 张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四川西昌

中文

375-378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