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美贸易对中国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碳排放转移效应--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5~2005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内涵劳动投入量和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考察了劳动投入强度、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进出口规模、进出口结构等因素对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对美国出口创造了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而中国进口对美国的就业和碳排放的影响却很小;1995~2005年期间,通过贸易美国向中国转移了越来越多的碳排放.(2)从部门分布看,带动就业和造成碳排放的出口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皮革及鞋类产品”、“机械设备”和“其他制造业”,这三大部门间接为中国农业和服务业部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但同时也引致了“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基本金属”、“非金属矿物产品”、“运输及仓储业”等部门大量的碳排放.(3)结构分解显示,出口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碳排放转移效应之所以快速上升主要是由出口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的,而出口产品结构变化一方面抑制了出口创造就业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却促进了碳排放的增长.此外,劳动强度、碳排放强度和中间投入结构的变化则降低了出口生产的劳动投入和碳排放.

中美贸易 就业结构 碳排放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彭水军 张文城 曹毅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国内会议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12年会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中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182-195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