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肢难治性微小创面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索四肢难治性微小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8月至2012年4月,治疗四肢长期不愈微小创面患者9例,男性6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32.2岁;创面面积最大3.5×2.0cm,最小面积1.5×1.5cm;病程最长3年,最短6个月;创面部位,胫前皮肤缺损2例,内踝3例,外踝1例,足跟2例,足底外侧1例;胫骨骨髓炎骨外露2例,糖尿病足3例,根骨骨髓炎1例,其他3例均伴有不同程度感染.经抗炎、换药治疗,创面炎症反应基本控制后,进行创面扩创,切除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选择,单纯皮瓣4例,肌皮瓣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1例,穿支皮瓣4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皮瓣最大面积4.0×2.5cm,最小面积2.0×2.0cm,术后给予抗凝、抗痉挛及抗炎治疗.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愈合,感染未复发。结论:创面局部炎性侵润、血液供应差,是创面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导致直接缝合或局部转移皮瓣反复失败,带蒂皮瓣特别是肌皮瓣是治疗难治性微小创面的最佳方法。

四肢难治性微小创面 显微外科 皮瓣修复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王玉发 邹双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 130033 吉林油田职工总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

沈阳

中文

65-65

2012-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