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汽车悬架簧早期疲劳断裂失效分析研究

本文采用同一种55CrSi钢但抗拉强度相差7%的两种钢制成的弹簧,虽经过同一台喷丸机床喷丸强化处理,但在进行疲劳抽检试验时发现,强度稍高的簧达到了规定的疲劳断裂寿命要求,而强度稍低者的疲劳断裂寿命为N=2.6×105cycles.于是就认为材料强度偏低是导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文完成的大量试验及其综合分析指出,发生早期LSF模式疲劳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在线喷丸工艺欠稳定、喷丸强度偏低、更缺乏喷丸质量的监控等带来的必然后果.这一失效分析结果再次证明,弹簧的喷丸强化工艺不良,是导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运用喷丸强化工艺中的“显微组织结构强化机制”,才有可能制造出具有LSF/TSF模式的高疲劳断裂抗力(寿命)的弹簧.

汽车工业 悬架弹簧 失效分析 疲劳断裂 工艺优化

王仁智 姜传海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第4研究室,北京100095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弹簧学术会、第十二届全国弹簧失效分析讨论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弹簧专业研讨会

台湾

中文

197-204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