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细胞淋巴瘤155例预后分析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15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所有病例诊断均依据WHO2008分型,并对临床和预后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人群PTCL的预后因素,以期在疾病诊断时给予患者准确的预后评价,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出,广为应用的国际预后指数(IPI)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预后指数(PIT)是目前PTCL比较可信的预后工具。临床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相结合的预后模型,如mPIT等具有一定的临床预后价值,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大规模样本的验证。
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临床预后 非特指型预后指数 疗效评价
许彭鹏 赵维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上海200020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
南京
中文
209-209
201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