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体系创新
农村贫困残疾人已经形成了具有典型群体特征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然而,扶贫政策的安排与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文化特质不兼容,这是造成当前扶贫政策低效性的重要因素.当前,从文化适应性的视角探究扶贫政策问题的深层原因,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农村贫困残疾人由于残疾的类型及程度不同,所处的阶段与生产生活水平起点不同,具体的扶贫政策安排也是不同的,但每一项政策安排的扶贫理念必须与这一阶段,这一地区,这一水平的文化特质相融合,否则它就是偏离目标的甚至是无效的.当前,通过政府、社会、贫困残疾人个体三维主体的共同努力,设计出符合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文化价值诉求的政策,重构社会对贫困残疾人的社会文化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政策体系,是解决残疾人贫困的有效途径.
农村残疾人 扶贫政策 服务创新 文化适应性
张一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国内会议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长春
中文
83-91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