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为了探究副溶血弧菌的生物防治方法,从水产品市场处污水及青岛海边海水中分离出三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Pp1、VPp2、VPp3.并借助噬菌斑形态、裂解谱、电镜、酶切等技术对其进行了比较和鉴定.双层平板法12h观察噬菌斑形态显示:VPp1噬菌斑较小,直径约1mm,边缘模糊,周围有大而明显的晕环;VPp2、VPp3噬菌斑较大,直径约2mm,透明,中心清亮,有不明显晕环或无晕环.裂解谱测定结果显示:VPp1、VPp2、VPp3均能裂解12株副溶血弧菌中的VP 17802 (sj)和VP VIB304两株.酶切结果显示:VPp1、VPp2、VPp3均含有Hind Ⅲ的酶切位点,但其酶切条带不同,说明VPp1、VPp2、VPp3是三株不同的噬菌体.电镜观察显示:VPp1、VPp2、VPp3均含有正廿面体结构的头部.VPp1无尾,头部直径大约为44 nm,属于盖噬菌体科.VP p2有尾,头部直径大约为64 nm,尾长大约114 nm,属于肌尾噬菌体科.VPp3有尾及尾部的吸附固定器官,头部直径大约为89 nm,尾长大约106 nm,属于肌尾噬菌体科.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 酶切 电镜

彭勇 丁云娟 林洪 王静雪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安全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76-76

201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