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软体动物碳汇功能初探
大力发展碳汇渔业与开发渔业低碳技术是我国渔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软体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作”可移出的碳汇”。本研究对大通湖软体动物的碳汇功能进行初步估算,期望对其乃至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碳汇渔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连续三年(2009~2011年8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通湖软体动物共计5科15种,环棱螺、河蚬和圆顶珠蚌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总贮藏量分别为2009年77134吨,2010年129347吨,2011年119397吨。
大通湖 软体动物 碳汇
李德亮 张婷 肖调义 王红权 陈开健 刘安民 李祖军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益阳413207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524-524
201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